栏 目
 
全国美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山西、河南、陕西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为掌握了解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现状,发挥美协创作组织推动作用,以最大力量提升全国美展整体创作水平,推动新时代美术创作气象一新、格局一新、境界一新。2024年1月1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座谈会”后的当天下午,组织专家组兵分两路观摩指导创作。17日、18日、19日,专家组不辞辛劳,先后赴山西太原、河南郑州、陕西西安进行观摩指导,专家组由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周京新,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中国美协相关艺委会委员何加林、夏荷生、于小冬、赵培智、杨越,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副主任董竟成组成。1.png山西站观摩指导座谈会现场2.png河南站观摩指导座谈会现场3.png陕西站观摩指导座谈会现场在山西、河南、陕西,专家组观摩指导了三省美协组织的创作骨干及基层作者的近1500件作品草图,在审看现场,还陆续有作者闻讯赶来请专家指点作品。经过三地密集审稿,专家们就具体作品提出指导意见,并从整体上对三省创作情况有了一定把握。在点评环节,专家们既肯定成绩,也不讳言缺点。梳理专家意见,不难发现专家们不仅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创作指导,还结合观摩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站在全国美展如何引领中国美术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进行交流,解答了广大美术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全国美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要立意明确,要主题鲜明,还要题材广泛:全国美展拥抱更加丰富多元的美术精品4.png范迪安、周京新作点评全国美展是对近五年美术创作艺术上、学术上大检阅的平台。范迪安表示:“创作者要把生活中体验到的动人的、新颖的感受厚重化,使之更加集中、更加鲜明、更具艺术性,才能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艺术构思毕竟要靠作品说话,这需要作品在立意上更加鲜明,在内涵上不能过于晦涩。他表示,“艺术创作要从自身体验出发,有感而做,但作为全国美展投稿作品,还要有更多的理性分析,即对自己所表现的主题进一步通过深入生活,通过搜集资料,通过画面的精心营造,使主题立意更加鲜明。”周京新提出,主题的确立要有喻意,喻意还应当具有表现性,并能够延伸、融合到艺术语言上来,因为主题本身必须具有表现性,否则就不是美术创作。5.png王平、何加林、夏荷生作点评从太原到郑州再到西安,作品的构思立意和主题确定始终是不同画种专家共同强调的。在中国画方面,何加林认为,创作主题必须鲜明,切忌技术的堆砌。画面的语言要概括、单纯,笔墨呈现要有品质,应让人一望而知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神韵。夏荷生强调与时代同行、观照现实非常重要,准确把握主题,在鲜明的构思立意指导下,造型和技法才能发挥最大本体作用;在油画方面,于小冬表示,无论现实主义,还是超现实主义,首先要明确构思立意是什么,意图清晰,手段才有落实的根基。赵培智也认为,在画面的构思立意上,不少青年油画家表现个性与个体的比较多见,表现小我的生活比较多,表现这个大时代的变化相对较少,在个体表达与时代命运的关系、关联等方面还需更多思考;在版画方面,杨越认为,全国美展不同于其他创作,在内容上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6.png于小冬、赵培智、杨越作点评主题创作一直是全国美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全国美展同样是一个题材包容性很强的展览。范迪安表示:“总体来说,全国美展是在一个大的、宽阔的现实主义的范畴中,当然也需要把写意的、抽象的形式语言和具象的造型手法相结合,从而在艺术上更加富有品质。”王平也表示:“很多创作者觉得全国美展要大题材,其实全国美展没有固定题材。”他认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用美术语言讲述国家近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和故事,所以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千家万户、各行各业都应该画,既可以是重大现实题材,也可以是平凡的日常的生活题材。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创作者对生活要有高度、态度和温度,作品要“大中见小”,面对大的题材时要有普通人的小情感的共情;要“以小见大”,以小切口呈现大时代,展现全国美展现实主义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把握时代脉搏、彰显地域风采:全国美展要以作品感悟时代与生活的温度7.png专家组在山西太原观摩指导创作“要画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最真切感受,尽可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脉搏,捕捉时代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在观摩指导座谈会上,范迪安表示,“艺术需要更加聚焦于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现实,体现自己的关切和关注,这个关切和关注要带有人文思考,作为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更要具有作为艺术家应有的大情怀和大关怀。”谈到作品,他表示,全国美展的创作既要反映新时代的共同主题,又要紧贴各地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新的现象,借助地方资源优势,在创作的形式语言探索上彰显地域文脉,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希望广大美术家特别是青年美术家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中寻找独特的创作视角。8.png专家组在山西太原观摩指导创作王平表示,全国美展用作品观照现实、表现生活,在选材、立意上要结合时代和地域文化去思考。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深入生活,在深入之后还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要体现生活的丰富。9.png专家组在山西太原观摩指导创作时代性和地域性历来是全国美展的突出特性。专家们纷纷就如何展现时代与地域特色展开交流。夏荷生认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时代的导向。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同时不断更新创作观念,凸显时代新风,创作出与时俱进的精品;于小冬认为,应重视题材的多样性和当代性,注重地域特色、文化传统;赵培智表示,全国美展内容与形式并重,既要有主题,有对时代最真实、最及时的反映,也要有个人鲜明的语言特征;杨越认为,美术家应更多立足当代,关注现实,在深研版画语言的同时,关注身边生活和社会发展。
创新意、不跟风:全国美展投稿作品只有出新才能出彩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主题美术创作涌现,美术家们用真挚的情感和个性化的审美趣味,抒写时代强音,歌颂中华之美,使主题创作呈现出多元创新面貌,生动诠释了全国美展又一个重要导向——有新意、有突破。10.png专家组在河南郑州观摩指导创作在范迪安看来,抓住好的题材不等于直接就是好的作品,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反映和表达,应力戒一般性描绘,努力寻求突破。就题材而言,雷同在所难免,这就需要突出叙事的新意与深度,在画中人物的相互关系、人物动态的自然感、真实性和一定的典型性、象征性等方面做出更多思考。11.png专家组在河南郑州观摩指导创作周京新结合自己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的经历,指出创作题材不能趋同,应注意发挥自身强项,从生活体验中挖掘适合自己的题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能在新一届全国美展中看到更多表现新时代、新面貌、新气象,题材有新意的作品。12.png专家组在河南郑州观摩指导创作谈到观摩作品的创作情况,专家们重点强调要扬长避短、有新意、不跟风。王平表示,最关键的是要依据自己本身的特点去做创作构思,从而实现突破;何加林认为,作品一定要有创意,要让观者从中感受到“弦外之响”。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要有辨识度,笔墨语言要有个人面貌和独特风格;夏荷生表示,现在的主题性创作同质化、表象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要在艺术本体上多下功夫,唯有此,才能创作出既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又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创新作品;于小冬认为,创作要发挥强项、展示特色;赵培智表示,绘画是一项长期事业,美术家应基于自身的艺术感受、审美素养、能力特长等,选择擅长的、适合的表达方式及主题;杨越认为,应注重自身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表达,力戒重复,强调个人对生活的不同视角和感受。
避免照片化、突出情感共鸣全国美展投稿作品要展现艺术的魅力13.png专家组在陕西西安观摩指导创作美术家怎样在图像时代运用好各种图像资源?信息时代借助照片、电脑图像处理等收集资料、辅助创作本无可厚非,但随之而来的过度照片化削弱绘画语言魅力,乃至抄袭等弊端不容小觑,因此,美术创作要避免照片化、图片化。对此,范迪安强调:“图像时代对当代视觉艺术创作既提供了巨大支持,也构成严峻挑战。”他表示,以往在造型上容易出现概念化、雷同化、模式化,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较多借用摄影和其他影像图片,又变成了过分照片化。在创作上借助和利用照片资料不可避免,许多照片资料也是艺术家自己采集的,但要注意摆脱照片和电脑图像带来的弊端,要对照片资料进行造型语言的转换,注重艺术构思和形象编排,将造型语言贯注到作品中,使图像素材为我所用,让作品更具时代总体的视觉特征,带给人们视觉共鸣和情感共振。14.png专家组在陕西西安观摩指导创作周京新也提出,在网上搜照片去画极易引起与摄影作品的版权纠纷,建议大家不要直接用搜来的照片,而是要注重现场切实体验,在生活中悉心观察,在观察中挖掘素材。在本次观摩指导过程中,专家们多次提醒美术家避免过度图片化、照片化,更好把控作品的艺术魅力。王平表示,展示近五年来美术本体语言发展与成就是全国美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作上的艺术形式问题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美术本体语言建构是否合乎国家文化叙事的逻辑,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两创”“两结合”推动守正创新。直接把相机拍摄的画面搬到作品中,缺少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缺乏温度、缺乏态度,这种表现手法很难展现美术的艺术魅力;于小冬表示,美术的造型往往是经过整理加工并理想化了的,而摄影造型与绘画造型不同,不能把影像化的造型当作绘画语言直接使用。15.png专家组在陕西西安观摩指导创作经过三天的观摩指导,我们可喜地看到山西、河南、陕西三省组织的作品数量多、画种门类多,备战全国美展氛围浓厚,许多作品立意新颖、功底扎实,彰显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有很多作品需要继续推敲和完善,使画面的整体神采得以更好展现,这也是中国美协组织专家组观摩指导的初衷。下一阶段,怎样凝聚力量,解决这次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创作者克服、超越。此外,对于观摩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不仅需要美术家个体进行突破,也是整个美术界需要正视的。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界一直在平稳前行中发展进步,总体趋势健康向上,但创作中有“高原”缺“高峰”问题仍然存在,并某种程度上表现为美术界的共性问题。为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以恳切态度回应时代主题,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突出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全国美展的导向作用,引领广大美术家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力图通过优秀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时代的精神气象。16.png山西站合影17.png18.png河南站合影19.png陕西站合影(图、文:赵天宁)
友 情 链 接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电话:0551-62888236 地址:安徽合肥市政务区繁华大道276号徽园美术馆